生物技术
专业代码:071002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法治意识、国际视野,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和生命科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开发研究的初步训练能熟练运用生命科学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知识与相关工具,具备研究、开发与应用生物技术专业技能的五有生物技术领军型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标准及要求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生物技术五有生物技术领军型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现代生物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制备与分析及微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基础训练,了解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能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并有较好的计算机信息应用知识和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具备从事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有: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其相关实验课程。毕业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在科研机构或大中专院校从事生物技术研究或教学工作,在生物、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相关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新产品研制、检验和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基于本专业的特点,必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验操作训练并重,较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生产实习任务和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设计、实验及撰写工作,具体如下:
A. 知识架构,学生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必要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生物技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
A1 学生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在哲学及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必要的知识,对文学、数学等进行一定的修习;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基本的沟通和交流。课程包括大学生安全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类课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体育。
A2 学生应系统掌握生命科学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学生应系统掌握基本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普通生物学、遗传学、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概率论、线性代数、生物技术计算机软件、免疫学、仪器分析、发育生物学等基本知识,是生物技术专业学习及工作的基础。
A3 学生应掌握生物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学生系统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应能熟练运用生物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科学问题。基础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A4 管理知识,生物产业管理与营销、创新创业实践。
A5 跨文化、国际化知识,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
B. 能力要求,通过系统地学习教学计划中的课程,掌握坚实的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有较强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有所长的人才。
B1 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实验技术;掌握生物技术基本原理。主要课程:基础生物工程实验、植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培养与功能蛋白质技术、微生物遗传学、生物摄影、作物育种学、植物生理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工程设备、生命起源与进化、病毒学、RNA生物学、生物技术营销学、生物技术研究进展、药物分子生物学、活性天然产物化学、生物仪器设备原理及操作、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品与工艺学、生物质工程、生物制氢、沼气技术、生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业微生物技术、环境微生物工程、环境生物技术、工业微生物技术、农业微生物技术、生态学
B2 强化基础课程,培育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无机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普通生物学、集中实践类课程、毕业设计(论文)等。
B3 批判性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应当具有能熟练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物技术学科的科学实验,拓展知识面,具有运用生物技术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涉及导师课,创新性、实践性课程等。
B4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与人合作沟通能力。大学语文、普通话、写作类课程。
B5 对文艺作品的初步审美、评判能力。人文艺术类通识选修课。
B6 外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业英语。
B7 终身学习能力。数理化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体育、军训、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B8 组织管理能力。五有领军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生物产业管理与营销类课程。
B9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B10 分析写作能力。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
C. 素质要求,认识和了解中国近代发展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状况,有较系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所学专业,有献身精神和强烈的事业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C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发展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C2 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及社会责任感。学生应当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坚定生物技术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的理念。学生应认识生命科学基础对生物技术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学习生命科学的新成果,努力提高自我能力,拓宽发展的舞台。
C3 勤恳朴诚、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劳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C4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及对多元文化包容心态、宽阔的国际视野。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体育。
C5 勤于思考善于钻研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物理、逻辑学、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等课程。
三、培养特色
(一)培养特色
本专业创办于1990年,是我国高校最早开办的生物技术专业之一。专业培育特色是: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以学科带动专业建设。立足亚热带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构建优化课程体系。秉承“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让每门课都有最好的老师教”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改革主线,构建“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研究所、校内外实习基地”三大平台,推行“培养创新意识的课程体系、问题引导的研讨式教学方法、热爱本科教学的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启迪科学思维的教授博士论坛、训练学生自主学习和学术交流能力的生物驿站”五大举措,实施“综合性为主的实验教学体系、参加高级别科研课题的毕业论文、低年级开始的从院级到国家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挑战杯”等省部国家级学科竞赛”四大工程,促进本科教学与科研实践的深度融合。及时将学科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完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联合广西科学院、广西农科院、企业,开展协同创新科研和培养人才。
 
 
(二)特色课程
(导师课、研究型课程、讨论课程、全英文课程、双语课程、校内外合授课程、创新创业课等)。
1. 导师课
学院对本科生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开设导师课,要求每位本科生第五学期开始必须选择1名导师,每位导师至少指导3-5名学生。导师可让学生进入导师研究团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和参与研究项目,或者让学生选修研究生阶段课程,向被指导的本科生上一门导师课,提高学生研究、实践能力,促进本硕课程衔接等。导师课属集中实践必修课程,32学时,1个学分,第七学期进行该门课程考核。
2. 研究型课程
综合型实验课程、微生物遗传学
3. 讨论课程
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生物质能源
4. 全英文课程
病毒学
5. 双语课程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遗传学、生物信息学
6. 校内外合授课程
生物产业概论
7. 创新创业课
创新创业实践。
四、学制、毕业基本要求及学位授予
1.本专业基本学制4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最长修业年限6年;
2.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毕业最低学分数为170学分,其中各类别课程及环节要求学分数如下表
 
  
   
    课程类别  | 
    通识必修  | 
    通识选修  | 
    学门核心  | 
    学类核心  | 
    专业核心  | 
    专业选修  | 
    集中实践必修  | 
    集中实践选修  | 
    合计  | 
   
   
    学分数  | 
    33  | 
    8  | 
    28  | 
    26  | 
    13.5  | 
    26.5  | 
    35  | 
    0  | 
    170  | 
   
  
 
 
3.学生修满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有关环节,达到该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低毕业学分数,并修完规定必须修读但不记学分的所有课程和环节,德、智、体、劳合格,即可毕业。满足学位授予相关文件要求的,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4.其他选课说明: 
通识选修课五大模块中模块1创新创业基础知识模块、模块2领军人才素质教育模块至少应各修1门课程,模块3中国、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模块、模块4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模块、模块5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模块可任选课程组合,且人文艺术类是所有学生的必选科目,理工农科类学生不少于4学分;自然科学类为文科(哲、经、法、文、管)类学生必选科目,每个学生不少于4学分;纯网络课程修读不超过总修读课程的50%;《创业基础》为每生必修)。
学生毕业前需通过体育测试、普通话测试。(详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普通话要求普通高校学生为三级甲等以上。普通话测试0学分。
设置创新创业实践学分,扩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支持面及覆盖率。创新创业实践4学分。
学生可在本科阶段选修生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一年级课程(所选课程可认定替换通识选修课程、专业选修课学分,选课前需报教务处、研究生处备案,认定、替换方案由教务处审批)。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布
(一)通识教育课程(共33学分,其中必修33学分+选修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160122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 
  
  
   1160120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 
   2  | 
   
  | 
  
  
   116014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  | 
   
  | 
  
  
   116105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4  | 
   
  | 
  
  
   1160111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 
  
  
   
  | 
   心理素质与生涯发展  | 
   2  | 
   
  | 
  
  
   1160152  | 
   形势与政策(一)  | 
   0  | 
   
  | 
  
  
   1160153  | 
   形势与政策(二)  | 
   0  | 
   
  | 
  
  
   1160154  | 
   形势与政策(三)  | 
   0  | 
   
  | 
  
  
   1160155  | 
   形势与政策(四)  | 
   2  | 
   
  | 
  
  
   1070022  | 
   大学计算机基础A  | 
   3  | 
   
  | 
  
  
   1252501  | 
   大学英语(一)  | 
   2  | 
   
  | 
  
  
   1252502  | 
   大学英语(二)  | 
   2  | 
   
  | 
  
  
   
  | 
   大学英语(三)  | 
   2  | 
   
  | 
  
  
   
  | 
   大学英语(四)  | 
   2  | 
   
  | 
  
  
   
  | 
   体育(一)  | 
   1  | 
   
  | 
  
  
   
  | 
   体育(二)  | 
   1  | 
   
  | 
  
  
   
  | 
   体育(三)  | 
   1  | 
   
  | 
  
  
   
  | 
   体育(四)  | 
   1  | 
   
  | 
  
  
   
  | 
   五有领军人才特色通识选修  | 
   8  | 
   五大模块中模块  | 
  
 
(二)学门核心课程(28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110031  | 
   微积分  | 
   5.5  | 
   
  | 
  
  
   1110042  | 
   线性代数  | 
   2.5  | 
   
  | 
  
  
   1110064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  | 
   3  | 
   
  | 
  
  
   1120021  | 
   大学物理II  | 
   4  | 
   
  | 
  
  
   1120031  | 
   大学物理实验  | 
   2  | 
   
  | 
  
  
   
  | 
   无机化学(三)  | 
   3  | 
   
  | 
  
  
   
  | 
   无机化学实验(三)  | 
   0.5  | 
   
  | 
  
  
   
  | 
   分析化学(二)  | 
   2.5  | 
   
  | 
  
  
   
  | 
   分析化学实验(二)  | 
   1  | 
   
  | 
  
  
   
  | 
   有机化学 (二)  | 
   3  | 
   
  | 
  
  
   
  | 
   有机化学实验(二)  | 
   1  | 
   
  | 
  
 
(三)学类核心课程(26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物理化学 (三)  | 
   3.5  | 
   
  | 
  
  
   
  | 
   物理化学实验(三)  | 
   1  | 
   
  | 
  
  
   
  | 
   工程制图(非机类)  | 
   2  | 
   
  | 
  
  
   1130042  | 
   普通生物学  | 
   3  | 
   
  | 
  
  
   1130060  | 
   基础生物学实验  | 
   1  | 
   
  | 
  
  
   
  | 
   遗传学  | 
   2.5  | 
   
  | 
  
  
   1139112  | 
   生物化学(一)  | 
   4  | 
   
  | 
  
  
   
  | 
   生物化学实验(一)  | 
   1  | 
   
  | 
  
  
   1139085  | 
   微生物学(一)  | 
   3  | 
   
  | 
  
  
   1139046  | 
   微生物学实验(一)  | 
   1  | 
   
  | 
  
  
   1130862  | 
   分子生物学(一)  | 
   3  | 
   
  | 
  
  
   
  | 
   分子生物学实验(一)  | 
   1  | 
   
  | 
  
 
(四)专业核心课程(13.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130013  | 
   细胞生物学  | 
   2.5  | 
   
  | 
  
  
   1130211  | 
   基因工程原理  | 
   3  | 
   
  | 
  
  
   1130020  | 
   生物技术实验  | 
   2  | 
   
  | 
  
  
   
  | 
   生化技术  | 
   1  | 
   
  | 
  
  
   1130040  | 
   生化技术实验  | 
   1  | 
   
  | 
  
  
   1139072  | 
   细胞工程  | 
   2  | 
   
  | 
  
  
   1139044  | 
   生物信息学  | 
   2  | 
   
  | 
  
 
(五)专业选修课程(26.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1130026  | 
   生物统计及统计软件  | 
   2  | 
   
  | 
  
  
   1130641  | 
   免疫学  | 
   2  | 
   
  | 
  
  
   
  | 
   病毒学(全英文)*  | 
   2  | 
   
  | 
  
  
   1139075  | 
   微生物工程*  | 
   2  | 
   
  | 
  
  
   
  | 
   基础生物工程实验*  | 
   0.5  | 
   
  | 
  
  
   
  | 
   蛋白质与酶工程  | 
   2  | 
   
  | 
  
  
   1131141  | 
   植物分子生物学  | 
   2  | 
   
  | 
  
  
   1130033  |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 
   2  | 
   
  |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 
   1  | 
   
  | 
  
  
   
  | 
   细胞培养与功能蛋白质技术  | 
   1  | 
   
  | 
  
  
   1130601  | 
   微生物遗传学  | 
   2  | 
   
  | 
  
  
   1130631  | 
   发育生物学  | 
   2  | 
   
  | 
  
  
   1131121  | 
   生物摄影  | 
   2  | 
   
  | 
  
  
   1139088  | 
   植物生理学  | 
   2  | 
   
  | 
  
  
   
  | 
   生物技术计算机软件  | 
   3  | 
   
  | 
  
  
   1131071  | 
   基因组学  | 
   1  | 
   
  | 
  
  
   1130043  | 
   蛋白质组学  | 
   1.5  | 
   
  | 
  
  
   1130008  | 
   生物工程设备  | 
   2  | 
   
  | 
  
  
   1130651  | 
   生命起源与进化  | 
   2  | 
   
  | 
  
  
   1130029  | 
   RNA生物学  | 
   2  | 
   
  | 
  
  
   1130751  | 
   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 
   1  | 
   
  | 
  
  
   1130031  | 
   药物分子生物学   | 
   1  | 
   
  | 
  
  
   1130045  | 
   活性天然产物化学  | 
   2  | 
   
  | 
  
  
   
  | 
   仪器分析  | 
   1.5  | 
   
  | 
  
  
   
  | 
   仪器分析实验  | 
   0.5  | 
   
  | 
  
  
   1130024  | 
   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  | 
   2  | 
   
  | 
  
  
   1139010  | 
   专业英语  | 
   1.5  | 
   
  | 
  
  
   
  | 
   微生物育种学  | 
   1  | 
   
  | 
  
  
   1131091  | 
   代谢工程  | 
   2  | 
   
  | 
  
  
   
  | 
   分子生态学  | 
   2  | 
   
  | 
  
  
   1130351  | 
   生物制药技术  | 
   2  | 
   
  | 
  
  
   1130721  | 
   生物制品与工艺学  | 
   2  | 
   
  | 
  
  
   1130046  | 
   生物质工程  | 
   2  | 
   
  | 
  
  
   1130047  | 
   生物制氢  | 
   1  | 
   
  | 
  
  
   1130048  | 
   沼气技术   | 
   1  | 
   
  | 
  
  
   1130681  | 
   生物资源保护利用  | 
   2  | 
   
  | 
  
  
   1130049  | 
   工业微生物技术  | 
   2  | 
   
  | 
  
  
   1130015  | 
   环境微生物工程  | 
   1  | 
   
  | 
  
  
   1139115  | 
   环境生物技术  | 
   2  | 
   
  | 
  
  
   1130051  | 
   农业微生物技术  | 
   1  | 
   
  | 
  
  
   
  | 
   生物产业概论  | 
   1  | 
   
  | 
  
  
   
  | 
   高级生物化学  | 
   3  | 
   硕士课程  | 
  
  
   
  | 
   分子生物学(硕)  | 
   3  | 
   硕士课程  | 
  
  
   
  | 
   高级植物生理学(硕)  | 
   2  | 
   硕士课程  | 
  
  
   
  | 
   分子微生物学(硕)  | 
   2  | 
   硕士课程  | 
  
  
   
  | 
   生物信息学(硕)  | 
   2  | 
   硕士课程  | 
  
  
   
  | 
   生物统计软件应用(硕)  | 
   2  | 
   硕士课程  | 
  
  
   
  | 
   发育生物学(硕)  | 
   2  | 
   硕士课程  | 
  
  
   
  | 
   分子遗传学(硕)  | 
   2  | 
   硕士课程  | 
  
  
   
  | 
   遗传工程(硕)  | 
   2  | 
   硕士课程  | 
  
  
   
  | 
   植物基因工程(硕)  | 
   2  | 
   硕士课程  | 
  
  
   
  | 
   菌物学(硕)  | 
   2  | 
   硕士课程  | 
  
  
   
  | 
   表观生物学(硕)  | 
   2  | 
   硕士课程  | 
  
 
(六)集中实践(35学分)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备注  | 
  
  
   
  | 
   安全教育与军事训练  | 
   0  | 
   
  | 
  
  
   
  | 
   普通话测试   | 
   0  | 
   
  | 
  
  
   1000031  | 
   劳动  | 
   0.5  | 
   
  | 
  
  
   
  | 
   导师课  | 
   1  | 
   
  | 
  
  
   
  | 
   中文写作实训  | 
   0.5  | 
   
  | 
  
  
   
  |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训练  | 
   1  | 
   
  | 
  
  
   
  | 
   创新创业实践  | 
   4  | 
   
  | 
  
  
   
  | 
   金工实习(四)  | 
   1  | 
   
  | 
  
  
   
  | 
   基础生物学综合实验  | 
   1.5  | 
   
  | 
  
  
   
  | 
   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 
   1  | 
   
  | 
  
  
   
  | 
   生物技术综合实验  | 
   2  | 
   
  | 
  
  
   1130070  | 
   基础生物工程综合实验  | 
   1  | 
   
  | 
  
  
   
  | 
   生化技术综合实验  | 
   1  | 
   
  | 
  
  
   
  | 
   仿真平台与工具应用实践  | 
   1  | 
   
  | 
  
  
   
  | 
   科技论文写作实训  | 
   1.5  | 
   
  | 
  
  
   1139004  | 
   认识实习   | 
   2  | 
   
  | 
  
  
   1139001  | 
   毕业实习  | 
   2  | 
   
  | 
  
  
   
  | 
   毕业设计(论文)  | 
   14  | 
   
  | 
  
 
六、辅修专业课程计划表
七、课程责任教师一览表(若干名)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课程(专业核心、专业选修、通识选修)  | 
  
  
   1  | 
   杨江义  | 
   教授  | 
   博士  | 
   遗传学  | 
   遗传学  | 
  
  
   2  | 
   梁静娟  | 
   教授  | 
   硕士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3  | 
   陈保善  | 
   教授  | 
   博士  | 
   病毒学  | 
   病毒学  | 
  
  
   4  | 
   刘云峰  | 
   教授  | 
   博士  | 
   分子遗传学  | 
   普通生物学  | 
  
  
   5  | 
   夏继星  | 
   教授  | 
   博士  | 
   生物化学  | 
   生物化学  | 
  
  
   6  | 
   李有志  | 
   教授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  | 
   分子生物学  | 
  
  
   7  | 
   姜 伟  | 
   副教授  | 
   博士  |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 
  
  
   8  | 
   韦宇拓  | 
   教授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  | 
   基因工程原理  | 
  
  
   9  | 
   李 楠  | 
   副教授  | 
   博士  | 
   生物化学  | 
   生化技术  | 
  
  
   10  | 
   黄 胜  | 
   教授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  | 
   植物分子生物学  | 
  
  
   11  | 
   唐东阶  | 
   研究员  | 
   
  | 
   分子生物学  | 
   RNA生物学  | 
  
  
   12  | 
   何勇强  | 
   教授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  | 
   生物技术研究进展、生物资源保护利用  | 
  
  
   13  | 
   李小娟  | 
   副教授  | 
   博士  | 
   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  | 
   细胞生物学、细胞工程  | 
  
  
   14  | 
   刘云峰  | 
   教授  | 
   博士  | 
   分子遗传学  | 
   免疫学  | 
  
  
   15  | 
   樊宪伟  | 
   教授  | 
   博士  | 
   生态学 分子生态学  | 
   分子生态学  | 
  
  
   16  | 
   赵帅  | 
   副教授  | 
   博士  | 
   微生物遗传学  | 
   微生物遗传学  | 
  
  
   17  | 
   张翠翠  | 
   副教授  | 
   博士  | 
   遗传学  | 
   生物资源保护利用  | 
  
  
   18  | 
   杨广哲  | 
   副教授  | 
   博士  | 
   植物科学  | 
   植物生理学  | 
  
  
   19  | 
   卢春花  | 
   副教授  | 
   博士  | 
   蛋白质组学  | 
   蛋白质组学  | 
  
  
   20  | 
   罗继景  | 
   教授  | 
   博士  | 
   发育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 
  
  
   21  | 
   姜伯乐  | 
   研究员  | 
   硕士  | 
   生物化学  | 
   科学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  | 
  
  
   22  | 
   范优荣  | 
   讲师  | 
   博士  | 
   植物科学  | 
   植物生理学  | 
  
  
   23  | 
   玉延华  | 
   讲师  | 
   博士  | 
   生物技术  | 
   生物摄影  | 
  
  
   24  | 
   单建伟  | 
   讲师  | 
   博士  | 
   植物科学  | 
   生物资源保护利用  | 
  
 
八、专业责任教授(1名)
 
  
   序号  | 
   姓名  | 
   职称  | 
   学历学位  | 
   专业特长  | 
   承担授课课程  | 
  
  
   1  | 
   金健  | 
   教授  | 
   博士  | 
   细胞生物学  | 
   发育生物学 细胞生物学  |